检修人员:“二线上相似乎有锈蚀,二线上相似乎有锈蚀。”
记者:“现在我们看到这个等电位电工已经顺利地攀上了660千伏的高压线的导线,这个动作很快,因为要迅速地进入这个电场。”
全国劳动模范王进:“真的很危险,所以我真的就是把每一次带电作业当作第一次来做。”
王进是国网山东电力带电作业所的组长,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。从入行至今,王进在电力行业工作了20多年。
特高压输电线路就相当于人体的主动脉,保证了千家万户的用电。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输电技术,带电检修是其中一项重要技术。
特高压线路肩负着重要的供电任务,一旦断电,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电力故障。因此,维修工作人员需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对特高压线路进行检修。
全国劳动模范王进:“带电作业最危险的就是触摸导线的一瞬间,就那一瞬间是最危险的。我们触摸导线的一瞬间,导线的电压比我们的屏蔽服电压要高很多,它有一个放电的过程,这是一个物理现象,不可避免。我们第一次正儿八经摸电的时候,是50万伏。”
50万伏的高压能够将电线上的飞鸟瞬间气化。要做到在带电的高压线上来去自如,王进就必须穿上一件保护服。一件保护服,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,但同样也会带来巨大的不便。检修人员在高压线路上检修故障时,常常都会遇到恶劣的气候。
全国劳动模范王进:“夏天进行500千伏带电作业,戴上帽子的时候,基本上类似于全封闭。山东的话一般三十七八度,全封闭套那儿,人不用动,就是一身汗。爬到铁塔上,我们基本上都会中暑。我曾经在导线上严重中暑,你可以想象一个工人带着工器具或者带着传递绳晕在导线上,谁都救不了你。”
长期的摸索,让王进练就了一身的绝技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在百米高空的一根钢索上能够站稳已经是非常不容易,哪怕是熟练的检修工,也只能单手操作。而王进凭借多年的经验,可以双手同时作业。
2009年,银东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开始筹备。这条长1300多公里的电力动脉将打通中国“西电东送”的北通道,输电电压高达660千伏。如此大规模直流输电工程,在运维和检修工作上没有先例可循,一切安全规范、维修守则都要从零开始重新测试。等项目建成后,一旦带电作业的相关维修技术和安全准则研发没有及时跟上,带电作业班就无法进行检修。一旦线路故障,相关地区就可能出现大面积停电。
王进与工友们针对检修中可能出现的情况,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与实验。
全国劳动模范王进:“当时做实验的时候,就是把一个假人穿上屏蔽服,按真人比例来实验,里面放了一块儿肉。当时有一次我们导线的电,660千伏的电打到屏蔽服上,穿透了,这个人就没了。我们也是揪心了很久,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。”
最终,经过不断的极限实验,王进与同事们找到了安全的极限,完成了660千伏条件下的安全指标与技术导则,填补了全世界范围内关于660千伏超高压技术的空白。
尽管安全的极限被测试出来了,但是首次在如此高压的电线上带电作业,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是未知的。
2011年10月,银东线正式投入使用,紧接着王进就迎来了第一次660千伏的带电检修。凭借着扎实的准备工作,王进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首次的660千伏高难度带电检修。当王进重回地面时,掌声雷动,工友们将他高高抛起,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。
为了让家人放心,王进一直没有把自己真实的工作告诉母亲。直到2018年大国工匠颁奖典礼上,王进的母亲才对自己的儿子说出了心里话。
王进母亲:“一打开电视,我一看俺儿正在电视上呢,一看他拧那个螺丝,我那腿都哆嗦开了,急得我捶了他两捶,王进说,‘妈,真对不起你,我不能给你说,我给你说了我就干不成了。’我也不能扯他后腿,叫他好好地干。”
勇气是直面压力的从容与镇定,尽管身上的电压超过万伏,尽管身处百米高空,但对自己职责的坚守与使命的担当,让王进坚定了自己的选择。
有时检修的线路会途经黄河河岸,站在高压线上,极目远眺,大江东去,匠心不改。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 8:00-18:00
联系人:申经理
手机:13676950089
邮件:zgjaddq@163.com
地址: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林园路243号